走出去智库独家报告 | 美国对伊朗重启制裁对全球油气行业影响分析 【走出去智库】

2018/08/14-17:32      浏览:  次
A+ 收藏
来源:CGGT走出去智库
    上周末(8月10日),特朗普称将对土耳其加倍征收钢铝关税,引发土耳其货币里拉在上周五暴跌逾20%之后,昨日周一开盘再次崩跌10%。几个月来,里拉累计跌幅达到50%,此现象引发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

 

走出去智库观察  

上周末(8月10日),特朗普称将对土耳其加倍征收钢铝关税,引发土耳其货币里拉在上周五暴跌逾20%之后,昨日周一开盘再次崩跌10%。几个月来,里拉累计跌幅达到50%,此现象引发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自从特朗普今年4月声称退出伊核协议以来,仅仅三个月,伊朗货币里亚尔已经贬值五成。而美国宣布重新制裁伊朗,相较于土耳其,对中国的影响更为重大。

 

此次美国制裁伊朗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一是8月7日启动的制裁,非能源领域的制裁——针对伊朗政府购买美元的活动、伊朗的黄金及其他贵金属交易;与伊朗货币里亚尔相关的交易;石墨、铝、钢、工业软件;伊朗汽车、民用航空业。

 

二是11月4日重启的制裁,能源领域为主的制裁——打击对象包括伊朗经济支柱能源业以及航运和伊朗中央银行与外国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会对中国有哪些重大影响?今天,我们独家刊发走出去智库(CGGT)能源专家余海舰的分析报告,供关注国际能源市场的中国企业参考。

 

要点

1、美国在8月7日启动的对伊朗制裁,目标是打击伊朗核工业发展;即将于11月4日启动的最高级别制裁,目标是全面打击伊朗经济。

 

2、中国是伊朗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伊朗是中国第四大原油进口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一个重要的国家。

 

3、预计到11月4日美国对伊朗正式开始启动针对伊朗油气能源行业最高级别经济制裁,国际石油企业退出伊朗时,国际油价会猛涨至85~90美元/桶区间。

 

4、中国已经表态不会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的量,但没有表示会增加从伊朗的进口量以弥补其他国家减少量。

 

5、如果道达尔因为申请豁免失败而退出南帕斯气田项目将所有股份转让给中石油,中石油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项目开发和建设进度将大大延期,从而不可避免导致项目追加投资。 

正文

 

文 / 余海舰  

走出去智库(CGGT)能源专家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制裁。

 

对于在伊朗有业务的各国企业,美国针对不同行业分别给予了业务退出的90天和180天期限。90天非能源制裁期限结束后到北京时间8月7日,特朗普签署总统令,针对伊朗金融、贵金属、IT、汽车领域开始正式制裁。这一轮制裁主要目的是打击伊朗发展核工业所需要的海外技术、原材料和金融层面的支持渠道。

 

而针对伊朗油气能源行业的制裁将在180天后(从5月8日开始算的180天)即今年美国时间11月4日开始实施。这180 天是给予其他国家石油公司退出伊朗市场的过渡期。11月4日的制裁会更加严厉,美国将重新针对伊朗央行、伊朗金融机构及伊朗能源领域实施制裁,如果8月7日的制裁是打击伊朗核工业发展的话,11月4日的最高级别制裁将全面打击伊朗经济。美国将致力减少伊朗石油出口,切断伊朗的主要外汇来源。

 

从5月8日到现在,欧盟印度俄罗斯日韩为主的其他国家对美国制裁伊朗也都表示出了不同的立场。同时,6月22日OPEC维也纳大会上沙特和非OPEC成员国俄罗斯达成了原油增产协议,以平衡即将到来的制裁伊朗事件对全球原油供应关系的变化。

 

伊朗方面,也在制裁启动前的8月2日在波斯湾进行了大规模陆海军事演习,目的是告诉美国和全世界,伊朗有能力封锁中东原油出口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美对伊制裁对中东地区稳定和伊朗油气行业而言,再次蒙上一层阴影。

 

中国是伊朗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伊朗是中国第四大原油进口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一个重要的国家。伊朗再次被美国单方面制裁,对全球油气行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美国退伊核协议后国际油价变化及预测

 

5月8日,美国宣布对伊朗的重新制裁后,国际油价应声上涨,BRENT油价第二天涨到77.15美元/桶,涨幅达4.28%517日,BRENT油价突破80达到80.18美元/桶。这是201411月以来国际油价最高点。

 

目前,有两大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供应:伊朗被美制裁和委内瑞拉经济危机。

 

其中,伊朗目前的原油出口量为250万桶/天,按照美国财政部的制裁计划,到2019年针对石油行业制裁正式启动后,伊朗原油出口量会锐减70万桶/天;委内瑞拉经济危机导致原油产量触底(为过去30年最低水平),2018年3月份的产量为每天约149万桶,比2016年下降约60万桶。

 

6月22日,OPEC大会达成沙特增产30~60万桶/天和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的增产,以消除伊朗和委内瑞拉两大主要减少原油供应的因素以外,另一边,美国国内原油生产显著提高,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相比2016年已经增长了200万桶/天。2018年5月,美国原油产量达到了1070万桶/天,已经非常接近目前排名第一的俄罗斯原油产量。

 

在沙特、俄罗斯和美国的增产压力下,国际油价在5月17日达到80美元/桶的顶峰之后又回落到75美元左右平均水平。8月7日,美国第一轮对伊朗制裁针对其外汇、IT、贵金属等非油气行业,所以对国际油价影响有限,到8月10日国际BRENT油价为72.13美元/桶。但预计到今年11月4日,美国对伊朗正式开始启动针对伊朗油气能源行业最高级别经济制裁,国际石油企业退出伊朗时,国际油价会猛涨至85~90美元/桶区间。

 

△图1:国际Brent油价受伊朗局势影响波动图

 

美国对伊朗制裁历史以及油气能源行业制裁法案解读

 

美国对伊朗的油气能源行业的制裁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伊朗制裁法案(ISA, Iran Sanction Act)开始。下表是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历史沿革。

 

表1: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历史沿革

年份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和制裁主要历史事件

1996年

伊朗制裁法案(ISA)出台

2002年

伊朗反对派公开伊朗建设中的核浓缩设施。

2005年

内贾德总统上台

2006年

4月开始进行3.5%浓度的铀浓缩活动

2006年

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开始进行制裁

2009年

1月 奥巴马总统就任

2010年

2月 伊朗开始进行20%浓度的铀浓缩

6月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通过

7月 美国出台包括对伊朗的制裁法(CISADA)

7月 EU制裁决议(对伊投资、贸易限制、资产冻结等)

2011年

12月 美国通过国防授权法第1245条

2012年

1月 EU制裁决议(伊朗原油・石油成品禁运)

2月 美国总统令13599

7月 美国总统令13622

9月 美国出台伊朗威胁削弱及叙利亚人权法(ITRSHRA)

10月 EU制裁决议(与伊朗金融机构交易禁止)

12月 美国通过FY2013国防授权法(IFCA)

2013年

8月 伊朗总统鲁哈尼上台

11月 伊朗与P5+1(中美英法俄+德)达成减缓制裁的协议。

2015年

7月 达成最终伊朗核协议(JCPOA)

2016年

1月 欧美对伊朗制裁解除

2017年

1月 特朗普总统正式就任

8月 鲁哈尼总统第2任期就任

10月 特朗普总统警告退出伊核协议

2018年

1月 特朗普总统强烈要求对伊核协议进行重新谈判

5月10日 特朗普总统表示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重新启动制裁

8月7日 特朗普总统正式启动针对伊朗外汇、金融等非油气领域制裁

11月4日 特朗普总统将会对伊朗油气能源行业启动制裁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制裁法案来落实的,8月7日美国对伊朗的非油气能源领域制裁主要是为了打击伊朗发展核工业所需要的外汇金融、贵金属、国外技术、原材料。

 

表二:2018年,美国对伊朗第一轮制裁内容

制裁内容

相关法案

对伊朗政府的美元外汇渠道制裁

E.O.13622

对伊朗的黄金和贵金属贸易制裁

E.O.13622

石墨,直接或间接与伊朗一起制造,供应或转让综合工业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铝、钢、煤和软件的制裁

IFCA  E.O.11382

对出售或购买伊朗里亚尔或在伊朗里亚尔流通的伊朗流通之外维持大量资金或账户的重大交易的制裁

CISADA  IFCA  E.O.13645

对伊朗债券购买,发行或发行债券的制裁

ISA  ITRSHRA  E.O.13599

对伊朗汽车业的制裁

CISADA  IFCA  E.O.13645

对伊朗港口,船舶运输,造船业(包括IRISL)的制裁

IFCA

针对石油相关交易的制裁,包括从NIOC,NICO,NITC等购买伊朗的石油,石油产品或石化产品。

ISA

CISADA  ITRSHRA

对非美国金机构的制裁以及与NDAA指定的伊朗中央银行或伊朗金融机构的交易(“防务局法”第1245节)

FY2012NDAA

对伊朗中央银行以及伊朗金融机构的特殊金融服务行业进行制裁

CISADA

对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制裁

IFCA

对伊朗能源行业进行制裁

ISA

 

表三2018年,美国对伊朗第二轮制裁内容

制裁内容

相关法案

对伊朗港口,船舶运输,造船业(包括IRISL)的制裁

IFCA

针对石油相关交易的制裁,包括从NIOC,NICO,NITC等购买伊朗的石油,石油产品或石化产品。

ISA

CISADA  ITRSHRA

对非美国金机构的制裁以及与NDAA指定的伊朗中央银行或伊朗金融机构的交易(“防务局法”第1245节)

FY2012NDAA

对伊朗中央银行以及伊朗金融机构的特殊金融服务行业进行制裁

CISADA

对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制裁

IFCA

对伊朗能源行业进行制裁

ISA

 

而在2018年11月4日的制裁,将会是针对伊朗经济的重要支柱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运输、油气贸易及化工行业以及配套的保险、油气金融服务的最高级别经济制裁(见表三)。此轮制裁,将会对伊朗本国的油气工业及国家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其影响也会涉及全球油气行业。

 

美国将从油气行业上游到下游各个产业链环节针对伊朗的石油资源开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及出口,与伊朗的合资企业,伊朗企业在伊朗以外的石油资源开发,(外资企业)帮助伊朗石油资源生产石油精炼产品,从伊朗购买和开发石化产品,从伊朗运输原油,从伊朗获得原油的所有权,经营和管理以及石油产品,对伊朗油气行业的配套金融进行制裁。

 

而打压伊朗油气工业发展是1996年就出台的伊朗制裁法案(ISA)的核心内容。后来通过的CISADA(the Comprehensive Iran Sanctions, Accountability , and Divestment Act)更是利用美国的美元全球金融体系,切断外资企业在伊朗投资油气行业的法案。举2条条款为例:

 

ISA  §14 [9]条:任何公司、团体、个人在一年时间之内对伊朗油气行业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将被美国政府制裁。

 

CISADA 102(a)条:任何公司、团体、个人向伊朗出口燃油或任何航空用油超过500万美元/年,或向伊朗提供炼制燃料的炼化装置技术将被美国制裁。

 

美国制裁伊朗对各国油气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2017年,在其他OPEC成员国减产时,伊朗共计出口原油7.77亿桶,2017年平均每天出口原油213万桶/天。2017年亚洲是伊朗原油出口最主要的市场,欧洲是第二大市场。其中中国是伊朗最大的出口国,伊朗是中国第四大原油进口国(2017年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达66万桶/天)。2017年伊朗与主要原油出口国的比例是:中国(24%)、印度(18%)、韩国(14%)、土耳其(9%)、意大利(7%)、法国(5%)、日本(5%)、阿联酋(5%),其他国家(13%)。

 

图2:伊朗原油出口国比例,来源EIA

 

亚洲是伊朗原油出口的主要市场,占了60%以上的出口。美国对伊朗油气行业的制裁会从不同层面对全球原油贸易和伊朗本国油气工业带来负面影响。

 

贸易方面,从国际关系和能源需求来看,亚洲市场国家态度不尽相同。

 

△图3:伊朗原油出口的主要国家

 

中国:中国已经表态不会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的量,但没有表示会增加从伊朗的进口量以弥补其他国家减少量。伊朗是中国重要的原油供应来源国,目前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约在66万桶/天,占伊朗出口量的1/4。

 

印度:印度政府在美国刚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时,曾强硬表态不会减少伊朗原油进口量。但在6月底,印度石油部已经要求印度国内炼油厂准备11月起大幅或零进口伊朗原油。在上一轮伊朗制裁期间,印度一直在进口伊朗原油,而特朗普这轮制裁力度显然大于上一轮。在各大金融机构的退出之后,印度再次评估了伊朗局势而改变的政策。

 

韩国:根据韩国国家石油公司KNOC数据,2018年1~3月份,韩国从伊朗进口原油量为31.6万桶/天。比2017年同期的51.9万桶/天已经锐减39%。目前,韩国国内主要炼油企业已经计划在第2、第3季度逐渐减少10%~20%的伊朗原油进口量,为了不影响本国炼油产业,韩国同时在寻求俄罗斯和美国的原油进口,以平衡伊朗原油的减少。同时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正在与美国政府交涉对韩国进口伊朗原油企业给予制裁豁免。

 

日本:2017年日本从伊朗进口原油平均17万桶/天。日本企业在寻求从沙特、俄罗斯、科威特、阿曼的原油替代量的同时,日本经济产业省也在与美国政府交涉对在伊朗有原油进口的企业给予制裁豁免。

 

欧洲:欧洲从伊朗进口原油量不占比很小,再加上7月25日美国与欧盟签署零关税自贸协议,美国天然气和原油会零关税进入到欧洲。欧洲石油企业绝大多数都会遵守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决定,减少或停止从伊朗的原油进口。全球最大油轮船东丹麦马士基Maersk油轮公司也宣布在5月8号前签订的与伊朗原油有关的船运合同继续执行,5月8号后不再接新的伊朗原油合同,到11月4日停止对伊朗原油船运业务。

 

上游投资方面,各大国际石油公司在伊朗只有一家道达尔已经签定合同,且已投资,其他多是还在MOU阶段,所以退出容易。

 

道达尔: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南帕斯天然气田第11区项目上与中石油(30%)以及伊朗国家石油公司(19.9%)达成了达48亿美元的合作项目,主要作业方道达尔占50.1%的股份。目前的消息是道达尔公司基本放弃豁免申请,退出该项目,以避免再次被美国处罚。

 

壳牌:2017年8月壳牌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签署开发Azadegan, Yadavaran油田的MOU,现在壳牌因为美国制裁原因而谨慎推进。

 

埃尼:2018年意大利埃尼Eni在伊朗南部Kish海上Darquian油田与伊朗签署的MOU也很难再推进投资。

 

伊朗制裁对中国油气行业影响

 

1贸易方面

 

中伊原油贸易受制裁的影响不大。伊朗是中国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之一,从能源安全角度出发中国不可能按照美国单方面对伊朗的制裁而大幅减少从伊朗的原油进口。从国际核不扩散安全角度出发,中国与其他国家都会继续维护伊核协议以有利于中东地区稳定。在特朗普宣布制裁之后,中国与其他协议4国都表示了对美国退出的抗议,伊朗外长扎里夫也于5月13日访华,巩固中伊关系。

 

能源合作上中国将继续同伊朗进行正常、透明的务实合作伊朗油气工业在面临美国制裁后,是推动中国人民币与伊朗石油挂钩的契机。在中美贸易战压力下,可能成为人民币避开高企的美元石油结算成本,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同时推动上海原油期货交易中心发展的外部因素。

 

2项目方面

 

中石油参与的南帕斯气田项目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主要作业方法国道达尔已经决定退出,道达尔退出后其股份权益将全给中石油。

 

南帕斯油气田位于伊朗和卡塔尔领海边境,整个油气田面积达9700平方公里。南帕斯11 区气田合作开发项目是伊朗新石油合同条件下签署的第一个合同,合同总额48亿美元。项目主要作业包括一期建设两座海上平台,钻井30口,建造两条120公里的海底管道;二期建设一座海上天然气压缩机平台。本来预计2021年投产,预计产能20亿立方英尺/天。未来还有岸上天然气液化LNG厂的规划,以最终实现伊朗的天然气也能出口到国际市场的远期宏伟目标。

 

但是海上钻井,海底生产采集装置,以及LNG厂建设中一些技术挑战难度和安全系数非常高的高端设备,中国公司无法完全规避美国技术和装备而独立制造和供应。如果道达尔因为申请豁免失败而退出南帕斯气田项目将所有股份转让给中石油,中石油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在开发南帕斯气田上从数量非常有限的豁免名单公司中很难找到有资质的合作伙伴,项目开发和建设进度将大大延期,从而不可避免导致项目追加投资。        

         

△图4:伊朗南帕斯气田开发规划图

 

总结

 

伊朗现在所处的局势,无论是政治、外交、军事还是油气行业,都非常复杂,很多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能分开独立的分析。中伊两国的油气能源合作面临全新挑战,美国对伊朗油气制裁已经进入倒计时,中国在与伊朗的油气合作中需要有更加多元化的模式。笔者具体有五条建议:

 

一,推动与人民币结算,减少贸易和投资的金融风险。

 

二,着眼伊朗东南部莫克兰的下游产业发展,规避霍尔木兹海峡地缘风险。

 

三,在欧洲退出伊朗之际,需要探索与俄罗斯和印度在伊朗的第三方合作模式,降低中国投资比例,减少风险损失。

 

四,增加技术服务和装备供应,减少投资类项目,规避项目延期、中途停止的损失风险。

 

五,因为伊朗业务,中国中兴已经付出惨痛代价,敲响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合规管理的警钟。在美国对伊朗能源行业制裁到来时,也要警惕中石油公司因为参与伊朗上游项目投资而不能退出带来的被美国政府制裁的潜在风险。

 

本文为CGG走出去智库版权所有,未经过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cggthinktank.com
关键词: 全球油气行业

关于我们

    "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CGGT是一个"走出去"在线实务智囊团,由走出去智库主办;
  • 秉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好"朴素价值观;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战略、金融、财务、税务、法律、品牌管理的实务研讨平台。

发起机构

其他文章

发送私信咨询

向专家Kaldkfjalskjdf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