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新公布的民调显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与民主党总统竞选领头羊希拉里的选民支持率基本持平,如无意外,二者将角逐11月的美国大选。
美国政治航母的“航向”,对美国与世界的关系、美国外交、军事战略等都有重大牵引作用。下任美国总统在未来4年甚至8年的政治和经济取向不但关乎美国前景,还会影响全球经济。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攸关全球。分析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对华政治及经济主张,也有助于投资者提前研判风险,未雨绸缪。
要点
1、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可能越来越偏向保守,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将增多,两国贸易关系可能会受到冲击。
2、考虑到希拉里的资历和比较中间路线的立场,以及与奥巴马政府较为一致的政策,由她当选总统对市场的影响应该比较中性,国际关系也会较为稳定。
3、中美关系的风险直至选举前都会偏高。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空间大于政治领域,未来双方之间事实上的摩擦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正文
文/走出去智库
今年的美国大选,更像《纸牌屋》改编的真人秀节目。根据最新选情,不断曝出极端言论的共和党参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虽然饱受争议,却在党内初选中遥遥领先。
根据“选票为王”的美国选举制度,如无意外,特朗普将在11月大选中与民主党参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Clinton)对决。希拉里获得了民主党核心选民的最多选票。
特朗普在大选时因极力维护工人和中产阶级的利益,而获得蓝领白人工人的广泛支持。美国专家称特朗普现象为“99%的愤怒和报复”。
美国蓝领工人阶层团结自强的意识开始成型,共和党更有可能成为其代言人,主张维护并扩大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限制移民、保护和增进就业,在对外政策方面将约束力推资本全球流动的精英阶层的对外军事干涉活动。
作为最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密切观察美国大选进展,预判未来美国外交军事策略、经济策略,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当属必要。
特朗普的“中国牌”
英国《金融时报》称,在为期三个月的初选中,特朗普始终能赢得某些特定人群的支持,他在共和党的选票份额逐渐攀升。在支持他的选民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人多于年轻人和老年人,以及没上过大学的人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多。他的支持者大多是白人蓝领阶层。
总结起来,特朗普支持者有这些突出的特点:白人、男性、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不高。由于特朗普一直声称,要把流失到海外的工作岗位带回美国,这番表态受到了很多蓝领阶层的欢迎。
特朗普民意支持率的不断走高,折射出美国民族主义(表现为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的上升。特朗普诸如墨美边境“修长城”、“穆斯林禁令”等对美国政坛“政治正确性”构成挑战的论调,赢得了民粹主义者的强烈支持。这对全球一体化是个现实威胁,也将增加美国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在贸易政策上比较保守,这会使那些和美国有着广泛贸易往来的国家包括中国受到较大打击。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可能越来越偏向保守,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将增多,两国贸易关系可能会受到冲击。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近日的一篇文章称,相对于其他方面的含糊立场,特朗普在竞选之初就确立了对华贸易的政策立场。
特朗普的竞选网站有专门的网页阐述“美中贸易改革”。他对华贸易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让大量制造业岗位回到美国。他还有一个著名的建议: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
文章指出,事实上,中国已经开始摆脱特朗普描述的增长模式而转向创新和消费驱动模式。特朗普承诺要成为创造就业的最佳总统,因此更有可能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征收保护性关税。
鉴于中国国内持续进行的产业升级,特朗普或许过高估计了出口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需求的下降将给中国制造商带来更大压力,迫使他们进行创新,向全球价值链的上端攀登,但这恰好符合中国的心愿。
特朗普的其他贸易政策也有可能让中国受益。他反对奥巴马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如果美国退出,该协定失败,中国就可以避免因为被这项贸易协定排除在外遭受的不利经济影响。
特朗普还批评美国公司把工厂和业务搬到海外。如果他当总统,美国公司或许会被迫离开中国这类新兴市场。这将创造市场真空,中国公司将迅速填补。事实上,中国公司已经开始取代外国高技术公司。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加速这一进程。
此外,特朗普主张严苛的移民政策,这可能把更多年轻人才推回他们的祖国——包括中国。相反,中国却在放宽移民法规,提供有竞争力的计划吸引国际人才。如果美国打算关上大门,中国则准备成为全世界年轻人才的下一个目的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移民流可能逐渐加强中国的全球领袖地位和软实力。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根据美国现行法律,总统只有在证明有关国家违反具体贸易规则后才有权加征关税,但证明中国违反世贸组织规定并不容易。自由贸易政策作为美国整体对外政策的一大基石,一旦动摇可能引发美国和他国之间以牙还牙的贸易冲突。
走出去智库建议,中国投资者应该寻找这样的公司——他们制造的产品在美国难以被轻易代替。只有这样的公司,将来才能在美国市场继续销售并拓展业务。
不过,若特朗普当选总统,其表现将会远低于他在竞选时所传达的信息。他夸张的言辞是经过精心盘算的策略,而他当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会极高,特别是在对外事务的层面上。
随着大选临近,特朗普会开始转向中间路线,极端言论将会弱化。建议中国投资者考虑候选人更为广泛的言论。
对华“双面人”希拉里
与特朗普相比,希拉里一直是民主党著名的“中流砥柱”,她早早就走上了政治舞台,克林顿主政期间曾担任纽约州参议员以及第一夫人,并在奥巴马第一任期内担任国务卿,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
当前,美国主要媒体已经对“希拉里单挑特朗普”的最高权力对决表现出浓厚兴趣,诸多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在与特朗普对决中占有优势。相比2008年总统竞选之路的挫败,这一次,希拉里问鼎总统宝座的可能性更为真实。
但在中美关系和对华态度上,希拉里一直游移不定。在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希拉里提出美中现在是“同舟共济”。
2011年,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她强调:“中美两国现在就像同一条船上的两个人,必须时刻向同一个方向行进。就如一句中国谚语,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美两国没有相互孤立,我们时刻位于穿越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关系网之中。”
同年,在中国领导人访美之前,希拉里还公开驳斥了所谓“中国威胁论”与“中美零和论”,称中美今后应合作迎接挑战。
但2010年11月,同样是希拉里,在访问柬埔寨时,奉劝柬埔寨“不要同中国走得太近”。2011年4月,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她指责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正在试图阻止历史”,还在非洲“劝告”非洲国家必须当心中国的“新殖民主义”。
此外,希拉里曾一度支持全球自由贸易,但近来“口风突变”,不仅开始反对TPP,对华贸易方面的表态也越发强硬。
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报道,希拉里日前指责中国以低价向全球市场“倾销”钢铁,使得英美等国钢铁行业遭受重创。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援引专家的观点说,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她可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比奥巴马政府更强硬的立场。
希拉里与华尔街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也是她竞选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华尔街对加强中美经贸关系的期待,将促使希拉里进一步深刻认识中美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希拉里身边的亚洲政策顾问,据称已经达到50余人,包括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总统特别助理贝德、前美国副国务卿伯格斯坦以及布鲁金斯学会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等人,他们对中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并且长期与中国打交道,经验丰富。在希拉里今后的对华决策过程中,这些重量级智囊的建议将有助于她更为全面、务实地处理中美关系。
招商证券预计,希拉里成为下届美国总统的机会较大。考虑到希拉里的资历和比较中间路线的立场,以及与奥巴马政府较为一致的政策,由她当选总统对市场的影响应该比较中性,国际关系也会较为稳定。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曾经引述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经济在民主党总统执政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为4.35%,而在共和党总统执政期间则仅为2.54%。
特朗普与希拉里主要政策要点及优劣势
姓名 |
特朗普 |
希拉里 |
年龄 |
69岁 |
68岁 |
党籍 |
共和党 |
民主党 |
过往身份 |
商人 |
国务卿、参议员、第一夫人 |
主要竞选口号 |
让美国再次强大 |
希拉里为美国;为美国打拼 |
政策要点 |
移民改革(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建立城墙),减少贸易赤字(声称中国采取各种其他措施外还操纵汇率),轰炸ISIS,降低税率 |
通过针对性减税提高中产阶级的收入,通过投资在基础设施和研究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从现每小时7.25美元提至每小时12美元),提升华尔街的监管,加强社会安全网 |
优势 |
难以预测(富娱乐性),“自筹资金”(个人捐助者而不是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被视为成功人物,具有强劲的商业触觉,率真健谈,自主宣传专家,左右观点兼收并蓄的专家 |
知名度高,吸引女性和少数族裔,能言善道,务实,政策立场可能吸引中间派人士 |
劣势 |
难以预测(危险),富争议的姿态和行动,对许多问题一知半解,缺乏作为候选人的“恰当性”,有生意失败的往绩,不择手段的行为可能令他受到攻击,对其他候选人进行小攻击 |
选民疲劳,聚光灯下漫长的职涯让她备受批评,可能被认为不诚实或过于精明,受到选民基础越趋两极分化威胁 |
投行看法 |
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最狂野的政治人物,舆论对他的评价大相径庭,一些人称赞他为有娱乐性和率直,有商业头脑和其局外人的身份,有些人则热切反对他富争议性的评论,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关于中国的观点非常过时 |
从政超过三十年,拥有强大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尤其是有些人怀念克林顿时期,他们认为希拉里可带领他们重返那些日子,政治观点较为温和使她有很大机会取得必要的选票,成为美国下任总统 |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制表:走出去智库(CGGT)
中国的策略
中国自21世纪迅速崛起以来,便成为了美国选举周期重要的外交政策议题之一。不同的候选人只要把问题归咎于中国,或承诺对中国更为强硬,便可以在政治上取悦选民。
基于美国华人选民相对较小和低调(亚裔美国人占美国人口的比重低于5%,且许多都不是华人),因此选举期间在美国国内攻击中国的政治代价非常低。
因此,走出去智库判断,中美关系的风险直至选举前都会偏高。在选举周期的早段,不同的候选人都会郑重承诺对中国更为强硬,以取悦美国的民族主义者,并把国内的困境归咎于国外的因素。
基于近期中国国内对政治议题的敏感度和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此次选举可能制造更多摩擦,并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新总统上任后采取任何重大具体政策的风险较低。
“一带一路”是近些年中国对外战略的创举。从特朗普声明中所释放的信号看,无论谁当选总统,美国下一步必然首先要与俄罗斯改善关系,未来国际政治格局将是美、俄、中三国之间的平衡,而美国会想方设法在中、俄之间打入各种“楔子”,这对“一带一路”战略无疑构成了新的挑战。
中国目前的战略重心是“一路向西”,但向东争取主动依然刻不容缓。南海问题空前复杂,涉及国家和利益主体众多,谈判成本很高,很容易引起争端。不妨“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与美国进行开放式对话磋商,同时积极与直接利益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政治互信,与周边主要国家保持双边和多边对话,建立相对稳定的协商机制。
中国与美国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中美关系将是21世纪最为关键的双边关系,其中牵涉的利益主体非常多,这需要两国领导人都能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制订各自的应对方案,并做出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调适。
总体而言,中美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空间大于政治领域,未来双方之间事实上的摩擦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对中国的决策者来说,在21世纪,如何应对美国将是国际政治领域的头等挑战。
大选不会影响美货币政策
走出去智库认为,大选对于美国的货币政策不会造成影响。尽管特朗普在公开演讲时曾宣称,他将“非常有可能”换掉现任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FED)耶伦(JanetYellen),另选高人担任此要职。
首先,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同,美联储在理论上政治独立。按规定,美联储主席须每半年向国会汇报其行动和基本理据,但无须接受任何政府改动其政策的指令。
其次,美联储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而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为4年并可在参议院投票通过后连任,因此以总统的任期判断美联储的政策并不合理,而总统的政党联系与联邦储备局的政策亦没有重大关系。
历史上,美联储的政策一直由通胀等经济因素推动,而不是政党。根据相关资料,民主党和共和党委任的美联储主席加息或降息的机会均等,视乎经济状况所需。
无论下任总统是来自哪一个政党,耶伦在2018年前都会是美联储主席。因此,不论这次选举结果如何,对美国未来几年货币政策的影响应不会太大。
参考资源:
平安证券,《美国大选系列报告——驴象大争将至,川普胜出概率激增》,2016年5月5日
招商证券(香港),《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景、影响及主要候选人简介》,2016年4月8日
高盛高华,《对美国总统大选的几点看法》,2016年2月22日
外交部前副部长何亚非:《特朗普现象显示美政治极化加剧》,2016年5月15日
上海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唐慧云:《中下层白人的愤怒特朗普现象的社会根源》,2016年5月10日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宋国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任军锋,《特朗普外交政策深度分析》,2016年5月2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黄放,《希拉里“总统”还会继续给中国挖坑么?》,发表于瞭望智库微信公号,2016年5月7日
走出去智库(CGGT)
不谈大道理,只讲干货。一流投行、会计师、律师、品牌、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六大类专业人士联袂。走出去一站式专业实务和数据信息平台,企业跨境投资并购智囊团。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ggthinkt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