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中粮集团正与新加坡来宝集团就收购二者合资公司——来宝农业(Noble Agri)的全部股权进行磋商。中粮集团2014年出资15亿美元收购了来宝农业51%的股权。来宝集团表示,正与旗下农业公司潜在买家进行前期谈判。
华尔街见闻此前曾报道,受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其自身会计问题的影响,来宝集团股价今年大跌65%,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低。评级公司标普和穆迪上月均将来宝集团加入负面观察清单。标普表示,如果来宝集团的流动性没有改善,其可能在未来3个月将来宝集团BBB-级的债券下调至垃圾级。《金融时报》援引两名知情人士称,中粮将为购买来宝农业剩余49%的股权支付7.5亿美元,若来宝农业业绩表现良好,这一价格还有可能涨至10亿美元。路透分析称,这一交易将巩固中粮集团作为世界顶级农业贸易商的地位,不过交易是否能够达成还未可知。
来宝集团总部位于香港,主要交易糖、咖啡和铁矿石等原材料,粮食和油籽业务主要侧重于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在亚洲经营着三家油籽加工厂,并以新加坡为基地,向全亚洲供应粮食、油籽、植物油和副产品。该集团旗下农产品事业规模最小,2013会计年度营收为155亿美元,约占公司营收的16%。来宝集团是亚洲“NOW大宗商品交易成员”之一,其他成员还包括Olam International Ltd和Wilmar International Ltd。路透社曾有分析指出,以上三家公司对当今主导全球谷物交易的ABCD四大企业构成挑战,这四大企业分别是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在中粮集团展开收购攻势之前,ABCD四大粮商已经历一波整合。
2014年2月,中粮集团与总部位于荷兰的全球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签署协议,收购后者51%的股权,并与这家年销售额超过170亿美元的国际农产品主要贸易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路透社评论称,收购Nidera的51%股权,是中粮首次对海外贸易商进行大手笔收购,意味着中国有雄心成立一家能与日本、欧洲和美国贸易巨头比肩的全球贸易公司。
2014年10月,中粮集团完成分别收购Nidera和来宝农业51%股份的交易后,集团资产超过570亿美元,营收合计633亿美元,仓储能力1500万吨,年加工能力840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4400万吨,年粮食经营量1.5亿吨。2015年10月,中粮集团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 CIC)签署协议,共同成立中粮国际控股公司,打造国际农业投资平台;中投公司在新公司中持股约20%,中粮集团持股约80%。知情人士透露,中粮集团将把中粮国际控股作为整合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业务的抓手,打造一家上下游一体化运营公司,完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创造更大产业联动收益。
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以来,中粮集团加快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逐步由传统外贸公司向多元化的农产品、食品企业转型。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集团,中粮集团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和全产业链战略的同时,还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据外媒分析,通过控股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中粮集团首次在海外粮源地掌控了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产业链条,再加上中粮集团本身具有的中游和下游布局,中粮首次实现海外粮源全产业链条布局,逐渐摆脱了此前对日本粮商的依赖。
来源:中粮集团网站、中投公司网站、Financial Times、晨哨网、凤凰财经、东方早报、投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