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投资| 汽车行业趋势和投资风险

2015/11/04-12:28      浏览:  次
A+ 收藏
来源:CGGT走出去智库
    在德国,福特将与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在未来两年里共同研究汽车识别技术以及满足消费者对个人需求的各项新服务。该项目还将关注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化带来的风险以及诸多环境问题。

 

  编者按|10月29日至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其此行意在将“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两大战略进行对接。

  德国汽车,无论是技术还是设计,都处于全球最前沿。亦是德国制造的典型代表,因此大众新任CEO穆勒随团访华。

  为展示德国汽车产业的最新趋势与方向,走出去智库及海外产业研究分析专业机构撰文,重点分析和研判未来德国汽车产业的趋势、技术与风险,供读者参考。本文为德国投资系列的第一篇。

  要点

  1、未来德国轻型商用车市场将继续增长,卡车领域将保持低迷。

  2、在新能源汽车和减排领域,需要更多投资,将产生更多合资企业。

  3、德国是欧洲制造业中工人工资最高的国家。

  正文

  文/走出去智库、BMI报告

  在电子商务、互联网+以及节能减排的需求下,轻型商用车(LCV)、车联网、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德国汽车工业的方向。

  电商刺激轻型商用车市场

  德国商用车需求正朝着更小、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消费者倾向于用网购代替传统的上街购物,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需要将货物直接送至消费者家中或工作场所,虽然单次送货量少,但送货次数频繁,一般从开始订货到最终交货一共只需一两天时间。

  小型货车可以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大型卡车只适合于一次性将大量货物送至实体零售商。

  因此,BMI报告认为,未来德国轻型商用车市场将继续增长,卡车领域将保持低迷。而除了电子商务的需求外,德国日益严格的车辆排放法规以及原有轻型商用车的老化,都将促使物流公司增加其对中小型货车的购买量。(来源:BMI)

  车车互联:汽车将成电子消费品

  汽车与新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将让车联网、自动驾驶汽车等成为新的汽车商业模式。

  苹果公司的CarPlay车载系统正在颠覆传统的仪表盘系统模式。该系统能使用户将iPhone联入汽车,并通过汽车上的数字界面使用手机,下载汽车制造商提供的车载应用程序。未来,汽车必将成为一种电子消费产品,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厂商将会加强合作。

  2015年2月,福特汽车公司在德国和英国开始了一项科研合作项目,研究未来汽车流动性和自主驾驶的研发方案。

  在德国,福特将与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在未来两年里共同研究汽车识别技术以及满足消费者对个人需求的各项新服务。该项目还将关注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化带来的风险以及诸多环境问题。

  在英国,福特将参与一项由政府出资的项目,并为项目提供两辆具有车车互联功能的样车。

  BMI信息通信技术(ICT)团队指出,车联网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和数据安全问题将成为未来汽车业发展的难题和热点,同时,这一领域也需要全球标准,尤其是当进入车车互联的新时代,世界所有汽车品牌、所有型号的汽车都将实现互联,一个全球标准就显得更为重要。(来源:BMI)

  新能源领域需要更多投资

  2014年10月,德国豪华车制造商保时捷(Porsche)宣布,为了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的ModelS竞争,他们将开始研发一种全新的中型提升式流线型后背车身汽车。这一新型汽车的开发目前已在保时捷位于德国魏斯萨赫(Weissach)的研发中心开始了。

  此款新型车将加入保时捷帕纳梅拉(Panamera)第五代阵容。而为了与特斯拉即将上市的ModelX竞争,奥迪将在未来的高端SUV Q8上,开发混合动力系统。

  同样是在2014年10月,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和德国工业气体公司林德宣布,为了建设环保型汽车的基础支持设施,他们将在未来几年各自投入1000万欧元,共同建立20座氢燃料加油站,其中13座将在2015年底前完成。

  目前,德国国内正在运行的氢燃料加油站共有16座,BMI预计,戴姆勒将从2017年起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供应量。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年均投入20亿欧元,以开发燃油效率更高的内燃发动机和新型汽车动力系统。

  BMI认为,减排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带动其中涉及的技术变得更为复杂,这就必然需要更多的投资。BMI预计,由于合资企业可以扩大规模经济,减少成本,因此在替代性能源和减少排放领域,汽车制造商们将合作建立更多的合资企业。(来源:BMI)

  从长期来看,随着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致力于节能减排,未来厂商之间的合作将更为密切。

  2014年10月,德国高档车制造商宝马(BMW)宣布,其将与材料研发机构MAI Carbon Cluster Management合作,开展一项旨在将碳纤维生产成本削减90%的科研项目。项目价值1.02亿欧元,由德国政府以及各种科研、商业机构共同支持,其研究成果将用于大规模汽车生产。

  挑战:劳动力成本全球最高

  近日,代表着370万工人的德国最大工会、德国金属工业工会已成功地通过协商,将巴登符腾堡州的工人工资上调3.4%,而巴登符腾堡州是德国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地区。

  这对汽车生产商而言,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又一次增加,必将减少汽车生厂商自2015年起的收入,且至少造成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汽车制造业产出增长减缓。

  高额的劳动力成本是阻碍德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BMI经营风险数据显示,一直以来,德国都是欧洲制造业中工人工资最高的国家。高工资已成为造成德国国内资本投资外流至东欧一些工人工资较低国家的主要原因。(来源:BMI)

  附:德国汽车行业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

优势

 

  •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直接聘用超过80万员工、间接聘用超过300万员工,占整个行业营业额的六分之一。

  • 德国主要汽车品牌在全球都是最受认可且最受欢迎的。

  • 德国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大力投资,使德国汽车的技术和设计都处于全球最前沿。

  • 政府鼓励电动汽车项目。

劣势

  • 行业劳工成本世界最高,且2015年还会增长。固定的劳工规范法规阻碍了降低劳工成本的进程,这使德国在日益激烈的出口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 包括优质品牌在内的德国国内制造商为了达到欧盟排放规范的要求,都在努力增加低排放汽车的销量。

机遇

  • 作为欧洲最大的轻型商用车生产国,德国能在欧洲轻型商用车市场轻松占得一席之地。

  • 汽车制造商对于低碳排放科技的投资需求,创造了许多研发机会。

  • 政府对于开发和销售环保科技汽车的支持有所增加。

  • 私家车消费在2015年和2016年将有所增长,这扩大了汽车和摩托车公司的销售机会。

挑战

  • 向重要市场(如美国)的出口有所减少,这些市场逐渐开始转型成为在本土生产制造汽车而非从欧洲进口。

  • 欧盟委员会提议出台一个更严格的新车检测标准以促使汽车生产商达到其减排要求。

  • 销售商普遍提供的大范围折扣可以促进销量,但也面临没有折扣销量就会下滑的风险。

来源:BMI

  关于BMI

  Business MonitorInternational(BMI)系惠誉旗下子公司,其整合国家风险和行业分析,以及对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动态和趋势的预测,范围覆盖200个国家和24个行业。公司的企业平台Business Monitor Online让客户能够获取日常分析、时间序列和预测数据、报告以及使用专有数据库。BMI总部在伦敦,并在纽约、新加坡和比勒陀利亚设有办事处。

本文为CGG走出去智库版权所有,未经过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cggthinktank.com

关于我们

    "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CGGT是一个"走出去"在线实务智囊团,由走出去智库主办;
  • 秉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好"朴素价值观;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战略、金融、财务、税务、法律、品牌管理的实务研讨平台。

发起机构

其他文章

发送私信咨询

向专家Kaldkfjalskjdf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