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钱轮胎正考虑在美国建厂

Chinese Tire Manufacturers Change Strategies in the Face of High US-Imposed Tariffs

2015/09/10-19:40      浏览:  次
A+ 收藏
来源:CGGT走出去智库
    对美轮胎出口贸易日益困难,中国轮胎企业开始谋求变产品输出为资本输出、产能输出。近日,拥有双钱轮胎66%股份的上海华谊也透露了美国建厂的规划,公司同时寻求与美国本土轮胎制造商开展合作。

 

  近日,上海华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训峰谈到国外建厂的可能性时透露:“双钱的选址可能包含美国和泰国。”上海华谊是一家国有企业,持有双钱轮胎66%的股份。刘训峰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市场调查,对当地工会、政策、市场竞争力等因素进行考量,新工厂建设的时间表、类型尚不便透露;但刘训峰表达了双钱“同固特异或固铂等美国轮胎制造商开展某种形式的合作”的希望。

  2014年末,美国商务部对双钱出口至美国的工程轮胎征收105.59%的反倾销税,导致该公司停止向美国出口工程轮胎。刘训峰表示,美国商务部的决定,已经影响双钱大约四分之一的工程轮胎生产。据设在美国的中国制造商联盟副主席亚伦·墨菲介绍,目前,双钱正在消化美国洛杉矶和田纳西州孟菲斯仓库里的工程胎库存,“一旦美国的库存耗尽,双钱将暂停在美国的工程轮胎业务”。

  在分类过程中,双钱被分在了国有企业类别,反倾销税高达87.99%。墨菲称,该公司被归在这一类的原因不是因为倾销,而是因为美国商务部的政策规定,若一中国轮胎企业50%股份属于国有资产公司,这个企业就没有资格获得单独税率;墨菲进一步分析道,“从本质上讲,这些企业是因为国有控股而被赶出市场,并不是因为是否倾销轮胎”。

  统计数据显示,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连续9年成为全球反补贴调查的首要目标国。就轮胎行业来讲,近几年,美国、埃及、巴西、阿根廷和欧亚经济委员会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对中国乘用车轮胎、卡车轮胎和非公路用轮胎等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严重影响了相关企业和产品的国外市场开拓。

  美国时间7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针对原产于中国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损害终裁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显示,6名委员以3:3的投票结果裁定中国输美产品对美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意味着现在的关税成为最终的关税,并且将延续至少5年。依据6月中旬美国商务部终裁结果,中国相关轮胎企业获得反倾销税率为14.35%~87.99%,反补贴税率为20.73%~100.77%。这是继2009年9月11日~2012年9月26日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又被称为“特保案”)之后,美国再次针对中国轮胎实施贸易保护。

  高昂的“双反税”重创中国轮胎制造行业,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轮胎行业对产品出口的过度依赖。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中国轮胎产量的40%需要出口,在2009年美对华轮胎“特保案”之前,美国市场比重占中国轮胎出口市场的1/3,中国产轮胎占美国市场的17%;“特保案”之后,输美轮胎比重虽然降低,但美国仍是许多中国轮胎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遭遇发展瓶颈的中国轮胎企业也在谋求转型。一方面,这些企业寻求将出口重心从美国转移;另一方面,中国轮胎生产企业开始探索海外建厂之路,赛轮股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早在2012年,公司即在越南投资设立分厂;针对上述始于2014年的双反调查,赛轮股份已将输美订单转移至越南工厂生产。此外,公司还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于2014年收购了知名轮胎经销商英国KRT公司(全称Kings Road Tyres Group Limited)和加拿大国马集团,其中KRT的销售网络主要在欧洲,国马公司的销售主要面向加拿大、美国、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部分中国轮胎企业已在泰国、印尼和俄罗斯等国家投资建立了生产线。

  来源:晨哨网、中国石化新闻网、中国投资咨询网、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中国银河证券

本文为CGG走出去智库版权所有,未经过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cggthinktank.com

关于我们

    "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CGGT是一个"走出去"在线实务智囊团,由走出去智库主办;
  • 秉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好"朴素价值观;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战略、金融、财务、税务、法律、品牌管理的实务研讨平台。

发起机构

其他文章

发送私信咨询

向专家Kaldkfjalskjdf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