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下称中国建筑)重要海外项目巴哈·玛(Baha Mar)度假村项目再次遇阻。项目公司被大股东申请破产保护,作为小股东和总承包商的中国建筑深陷诉讼,具有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政策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也面临无法收回贷款的风险。
当地时间6月29日,正在加勒比岛国巴哈马群岛兴建巴哈·玛度假村项目的巴哈·玛公司(Baha Mar Ltd.)在美国特拉华州一个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将项目施工延迟归咎于合作伙伴中建美国,并称中建已停止“一切实质工作”。日前,项目公司向美国当地法院起诉,称中国建筑涉嫌欺诈、蓄意破坏。路透社报道,根据美国法院的文件显示,项目公司指控中间切断施工现场电源、虚涨开销、试图窃取文件。
7月7日,中国建筑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巴哈·玛项目总承包商中建美国巴哈马有限公司(CCA Bahamas)对这一行动发表声明,声明项目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的决策是其未能获得足够融资资金和对巴哈·玛度假项目设计管理不善直接所致”,“公司在美国故意提交破产保护的决策只能有益于开发商,但是却对巴哈马及其人民不利”。中国建筑方面还指出,项目公司试图转移责任的行为“存在误导性且缺乏诚信”;针对项目公司指责中方停止一切项目施工、蓄意破坏的说法,中国建筑方面则称项目公司“扣留了1.4亿美元的资金”。
中国建筑一位参建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表示,项目进度受到影响主要有两个原因,而且都跟中建自身关系不大,“一是业主方委托的管理公司建筑施工经验欠缺,导致错误指令频出,严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二是单位图纸设计问题回复缓慢,严重跟不上中方现场施工进度,导致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目前,中建巴哈马有限公司已聘请Andrew L. Farkas领导的房地产商业银行Island Capital Group作为其巴哈·玛项目相关事宜的独家改组与金融顾问,并聘请了包括Shearman & Sterling LLP(谢尔曼-思特灵律师事务所)在内的美国、巴哈马多家律所代表公司处理未决的美国破产程序以及巴哈马相关所有事宜。据路透社报道,对于上述声明,巴哈·玛公司发言人称其是“试图控制损害”,除此之外未予置评。
相关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巴哈·玛度假村项目位于巴哈马首都拿骚(Nassau) 市中心不远处的凯布尔海滩(Cable Beach)。项目造价35亿美元,将有2200个新酒店房间,豪华公寓单间售价高达1200万美元;此外,项目还拥有一个10万平方英尺(约合9290平方米)的娱乐场和一个18洞的高尔夫球场。新项目将有凯悦酒店集团(Hyatt Hotels Corp.)旗下君悦酒店(Grand Hyatt)和瑰丽酒店(Rosewood Hotels & Resorts))有名望的品牌入住。
该项目基于商人伊兹米尔利安(Sarkis Izmirlian)提出的构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伊兹米尔利安的酒店和赌场合作伙伴纷纷撤资。也正是在此时,中国建筑为了拿到这个项目的建筑承包权,通过其美国子公司为项目注资1.5亿美元,获得约15%的股权;同时利用央企的特有资源,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高达24亿美元的贷款。最终,中国建筑如愿拿到了这个总额达19.19亿美元的工程总承包合同。在目前双方僵持的情况下,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巨额贷款能否成功收回,仍不明朗。
一方面,以投资和贷款换取建筑承包合同,是中国建筑进行业务探索的一种新模式;巴哈·玛项目是中国建筑在海外推行此模式的首次尝试,也是打开北美市场的敲门砖。另一方面,项目对巴哈马国家意义重大。当时有报道称,预计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该项目每年对巴哈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10个百分点,为当地创造8000个就业机会,注入11亿美元消费支出和直接税收。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雇工问题是该项目的隐疾之一。中国建筑延续海外项目传统,在国内招聘大量工人派往巴哈马;据统计,为巴哈·玛项目来到巴哈马的中国工人已有7000余人次。这种输送劳务人员的模式在其他地区被证明是一种快速建设项目的有效方式,却在失业率高达15%的巴哈马引发了巨大争议——用当地人的说法,“中国工人主要在建筑工地吃饭,在工地附近的临时帐篷里睡觉,而不是住在当地旅馆,也不在当地餐厅吃饭”;如此,大量涌入的外来工人并没有拉动当地的消费,反而挤占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同时,中方员工在当地水土不服、遭遇劳资纠纷和辞职风波的消息不断流出;甚至有中建员工到当地大使馆门前聚集抗议,要求回国。
施工延误是巴哈·玛项目的又一重大问题。项目于2011年2月开工建设,此前该项目设定的完工日期为2014年12月;而2015年3月底,项目开业的计划也未能实现。福布斯新闻网成,项目公司递交法庭的文件显示,项目的97%已完工。但是,巴哈·玛公司也声称,第二次推迟开业对该公司是“毁灭性的”,因为公司为迎接开业,已聘用了超过2000名酒店和赌场工作人员。
项目迟迟无法投入正常运营,对中国建筑回笼资金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中国建筑曾期望通过股权投资和承包工程从这个项目大赚一笔。据界面新闻记者查证,按照投融资协议,中国建筑优先股年股息率为18%,从项目实质性竣工后6个月开始计提股息;由于迟迟无法竣工,这部分收益自然无望享受,而承包收入也要根据项目进展进行支付。目前该项目承建主体公司中建一局负债率已经逼近90%,且以短期流动负债为主,为此中建一局不断通过短期借款借新偿旧。
不容否认的是,项目决策机制效率低下、合作伙伴缺乏有效沟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度。由于很多支出的决定需要在北京完成,项目分包商需要三四个月才能获得付款,而巴哈马当地的分包商不会像中国的分包商那样,依靠自身垫资去完成工程——这是项目推进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公司官网,中国建筑是上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宝钢集团有限公司(Baosteel Group Corporation Ltd.)、中国中化集团公司(Sinochem Corporation)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发起,截至2015年6月的总市值为480亿美元。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在第52位,在2014年ENR全球承包商排名中名列第一。中建美国有限公司(CCA)是中国建筑北美和南美子公司,创立于1985年。公司2014年创造了超过20亿美元的营收,成为美国第32大承包商。中建美国巴哈马有限公司是中建美国全资子公司。
来源:中国建筑公司网站、界面新闻、Wall Street Journal、福布斯中文网、澎湃新闻、环球网财经、Forbes、和讯网、Market Watch、网易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