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路透社报道,坦桑尼亚交通部长西塔(Samuel Sitta)称,已将在该国修建新铁路的合同授予中铁物资(全称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Material Group Co., Ltd., CRMG)牵头的中资企业财团,合同总金额约90亿美元,连接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通往卢旺达、乌干达、布隆迪及刚果内陆邻国、长度2561公里的标准轨距铁路;项目将采用中国技术,建成后达到中国国铁一级标准。
据称,中资财团将为该项目提供10%的资金,而担任财务顾问的Rothschild正敲定通过银行为项目融资的手续。该铁路计划于6月开工建设。另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人士向财新网确认,该条铁路是坦桑尼亚为扩大达累斯萨拉姆港口吞吐量的配套工程,相关系列工程还包括从达累斯萨拉姆到坦煤矿区、铁矿区和苏打粉矿区的公路项目,整个项目预计投资高达142亿美元,坦桑尼亚计划在未来5年内完成投资。上述铁路总公司消息人士同时透露,除铁路项目外,中资企业也在争取52亿美元的公路项目配套工程。
西塔称,该国还与中铁二局(全称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GC)达成框架协议,拟修建一条中资企业在该国开发的煤炭和铁矿石项目通往南部港口姆特瓦拉的铁路。坦桑尼亚政府估计该铁路项目成本约14亿美元。
2015年1月1日肯尼亚开工建设了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全长约480公里,投资额约38亿美元,是肯尼亚近百年来新建的首条铁路,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总承包。虽投资总额上蒙内铁路不及此次坦桑尼亚铁路项目,但前者已是肯尼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基建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坦桑尼亚和邻国肯尼亚在南部非洲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的激烈竞争,一定程度上促使中方企业屡获大单。蒙内铁路的上马,也促使坦桑尼亚加快推进铁路项目建设。
长期以来,稳定的国内政治让坦桑尼亚成为非洲东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几年,该国也力图效仿“中国模式”,通过大力修建基础设施让国内经济保持进一步增长。2014年6月,坦桑尼亚中央银行发布的《2014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公路、铁路和电力项目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将使坦经济增长率在2014/15年度超过7%。2015年3月,坦桑尼亚政府便宣布,计划于未来五年时间内投入142亿美元新建一条铁路网,将坦桑尼亚打造成一个沟通中东非的国际物流中心。
根据坦桑尼亚投资促进中心公布的数据,1990年至2013年,中国在坦桑尼亚的投资占到其吸纳的海外直接投资的15%、仅次于英国,其中制造业是中国投资项目占比最高的领域,有354个项目,总价值超过12.5亿美元,为坦桑尼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已经有约500家中国企业去坦桑尼亚投资。路透社曾报道,中国最大的公共港口运营商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CMHI)2014年与坦桑尼亚签订协议,前者将在坦桑尼亚巴加莫约新建一个全新的大型港口、一个经济园区,总耗资至少达到100亿美元。另外,中国在坦桑尼亚建设了一条长达532公里、耗资12亿美元的天然气管道。
李克强总理曾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时指出,中方愿同坦方深化农业、工业园区、金融等合作;开展区域航空合作,鼓励两国航空企业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加强合作,希望坦方支持中国适航技术标准纳入东非航空安全统一标准;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应携手努力,创新思维,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优先激活坦赞铁路,让这条三国“友谊之路”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新时期非洲铁路运营管理的示范性项目。
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彼时中国历时五年、支持铺设纵贯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坦赞铁路,为刚独立仍面临经济封锁的赞比亚及周边东非国家开辟出一条经济枢纽和交通生命线。当今,中国在非洲投资不仅能改善国内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产嫩过剩的局面,并且正在努力做到技术整合的输出。另外,李克强总理曾表示,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国的巨大负担,因为如果要将外汇储备变为本国基础货币,会造成通货膨胀;支持国外基础设施建设、输出中国过剩产能,能同时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负担。
中铁物资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CRCC),是在原铁道部物资管理局基础上组建的国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2004年移交国资委管理,是央企中唯一一家以供应链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受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中铁物资经营状况屡现危机,钢贸托盘导致其每年数十亿元巨亏。截至2013年底,该公司总资产为743.18亿元,总负债为722.34亿元,负债率高达97.2%,这直接影响了其2012年开始的A股IPO申请。
来源:中铁物资公司网站、财新网、澎湃新闻、凤凰网、中华铁道网、汇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