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与中国铁建双双否认合并传闻

CRECG and CRCC Both Deny the Rumors of Merger

2015/03/24-09:46      浏览:  次
A+ 收藏
来源:CGGT走出去智库
    南北车合并得到国资委批准后,近期又有传闻称国家层面已于近日开始研究中国中铁与中国铁建的合并计划。这一消息虽然被两企业双双否认,但高铁基建建设企业“抱团出海”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3月17日至18日,中国铁建(全称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Limited, CRCC)与中国中铁(全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Group Limited, CRECG)先后发布公告称,近期媒体报导的中国正研究中铁和中铁建的合并计划不实,公司并无此意向。

  据中国铁建官网,公司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独家发起设立,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公司。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80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6位, 2013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排名第1位。

  据公司官网信息,中国中铁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于2007年9月12日独家发起设立,并于同年12月3日、12月7日,分别在上海和香港挂牌上市。公司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经营业务的运营主体,拥有下属子、分公司48家和其它项目机构。中国中铁连续七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2年排名世界企业500强第112位,排名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第39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位。

  3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 Ltd., CTG, 简称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介绍,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已经开始启动合并计划,国家层面已经开始研究。合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恶性竞争、避免腐败,靠真正的技术与铁总合理谈判。

  王梦恕还表示,对于中国铁路“走出去”,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在国外建了铁路之后,还有铁路装备出口和周边资源开采、土地开发、后期运营、维修服务等业务,这些将带来巨大收益。因此,基建企业最希望能够将基建项目本身和后期的一些高附加值业务捆绑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一起“走出去”。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可以避免一些损失,而一起“走出去”规模更大,更容易引起当地的重视与支持,效果更好。刘永好指出,“抱团出海”是一个可行的选项,可以让中国的企业在海外创造更大的价值。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巡视员许宝成对媒体建议,中国高铁“走出去”,要建立统一协调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形成分工有序的多个联合体,协调各方、统一规划、强势推进。中铁和中铁建的合并若能成功,将是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又一有力佐证。

  据公司官网,中铁隧道集团是中国国内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最大的建筑企业,是中国中铁的骨干成员单位。集团集勘测设计、建筑施工、科研开发、机械修造四大功能为一体,现有全资子公司14个、控股子公司3个、参股子公司2个,分公司8个。

  1月29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召开工作会议。会上通报称,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超过1.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去年成立的铁路发展基金,到现在募集到的资金也就200-300亿元,与原先设定的每年千亿级的规模差距很远。现在的募集量少是因为很多民营企业和群众还是持怀疑态度。

  近期各国高铁招标又开始启动,俄罗斯铁路公司(RZhD, 俄铁)3月16日宣布,将于4月16日对莫斯科-喀山高铁设计工作进行公开招标。俄铁将选择一家企业与其签署该高铁设计合同,合同总额最高不超过207.9亿卢布(约合3.39亿美元)。目前,俄罗斯尚没有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根据俄罗斯政府的计划,这一高铁项目全程770公里,总投资1.068万亿卢布(约合178亿美元)。建成后,从莫斯科到喀山的铁路通行时间将从现在的11.5小时缩短至3.5小时。

  2014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在会议中俄方与中方签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铁发展合作备忘录,双方有意发展这一项目,最终将“莫斯科-喀山”高铁延伸至北京。据此前俄罗斯媒体的消息,俄铁第一副总裁介绍,两家中国公司将参与“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项目设计的竞标。

  东南亚方面,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刘元海认为,中国的规划是将之纳入到贯通整个中南半岛直抵马六甲海峡的国际交通运输网络之中。近日有香港媒体披露,参与墨西哥高铁项目投标的中国高铁建设原班人马正准备参与竞标连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与新加坡的东南亚首个高铁建设项目。这一项目两年前就已筹划,按照目前的规划将于明年开工,预计2020年完工,工程总造价可能将达到384亿令吉,约合652亿人民币。除了中国高铁建设团队外,这一巨额投资项目同样引起了包括日本JR、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等高铁建设劲旅的关注,预计这些团队都将参与竞标。

  此外,针对前几年中国媒体热捧的“高铁换大米”项目,日本新闻网日前援引泰国运输部透露的信息称,“围绕泰国告诉铁路建设问题”,由于中国政府提示的贷款利息过高,泰国政府计划放弃中国的贷款,转向寻求日本的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贷款。就此,香港媒体担心,2014年12月19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泰国总理巴育共同见证下敲定的《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恐生变数”。同时,两国还签署了农产品合作谅解备忘录。泰国交通运输部并未对此事进行正面回应。

  但也有分析认为,外国进行高铁建设的热情并不高。据国际铁路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 UIC)统计,截至2013年底,除我国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11605公里,在建高铁规模4883公里,规划建设高铁12570公里。只有幅员辽阔的国家才对于高铁有强烈的需求。且高铁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完善的硬件,更需要配套的软件和管理技术人员,只有一个国家在高速铁路运营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触碰高铁这一领域。修建高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非仅仅是一个庞大规模的工程项目那么简单,而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非常复杂。

  欧洲铁路联盟(Railteam)的数据显示,全球铁路市场规模2009年至2011年大约是年均18万亿日元,到2014年至2019年将扩大到年均约23万亿日元。我国高铁具有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中国铁建与中国南北车通过长期磨合能够非常顺畅地配合完成全套工程任务,这也是中国高铁对外推广的重要优势。

  来源:中铁隧道集团网站、中国铁建网站、中国中铁网站、中国中铁公告、中国铁建公告、Global Times、中国日报网、中证网·中国证券报、新华网、中财网、国际金融报、北京青年报

本文为CGG走出去智库版权所有,未经过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cggthinktank.com

关于我们

    "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CGGT是一个"走出去"在线实务智囊团,由走出去智库主办;
  • 秉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好"朴素价值观;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战略、金融、财务、税务、法律、品牌管理的实务研讨平台。

发起机构

其他文章

发送私信咨询

向专家Kaldkfjalskjdf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