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耕《纽约 纽约》随笔:机构投资地产时代来临?

2014/07/02-14:31      浏览:  次
A+ 收藏
来源:CGGT走出去智库
    

 

  CGGT智库按 | 今天与您讨论中国房地产海外投资话题,我们先从世界地产顶尖营盘——纽约展开。

  依据过去3个季度的趋势,你是否同意下述的大胆预测?第一,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涨幅最高的行业,必有房地产行业;第二,中国房地产买家将继续担纲全球地产投资的绝对主力;第三,纽约“机构投资地产时代”来临。

  从专业机构报告和过去全球主要商业、金融中心城市过去24个月的房地产价格走势,以及那些奔波在异域地产楼盘前的中国投资客身影,还有那不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召开的一个又一个投资介绍会,似乎,都在支撑上述的判断。

  近日,盛世神州PE基金CEO张民耕在地产投资微信群里分享了他在纽约考察的感受和判断:纽约地产资产价格上涨加快,“散户时代”过去,“机构时代”来临。

  今日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此篇随笔小文,虽然未能有机会与张民耕先生深入讨论,但希望借此小文,大家展开讨论。视野不局限于纽约地产,可涵盖美国、英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

  目的只有一个:为走出去的中国投资人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文章要点

  1、纽约房价远高于年初考察时,连续20多个月攀升,房价上涨创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新高。

  2、美国外国房地产投资者协会一项调查显示,纽约对美国以外的房地产投资人最具吸引力。

  3、中国资本在纽约初展身手,无论盈亏得失,都会成为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宝贵经验。

  4、纽约房地产业的“散户时代”正在过去,“机构时代”已经来临。纽约房地产市场的中国投资者正在从个人购房向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商转变。

  全文如下

  文/盛世神州PE基金CEO张民耕

  和每次出差美国一样,我们总是从纽约开始,沿着东、西海岸的几个口岸城市走一遍。这次又是从纽约开始我们的考察行程。只是对纽约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程度,从北京出发前就感受到了。

  北京的同行中,有订同一天飞纽约机票的,有相约稍后在纽约会面的,也有早已在纽约等候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考察纽约的房地产投资项目。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拉斯维加斯的那个casino酒店的名字:纽约,纽约。

  果不其然,在纽约的三天里,每天早中晚三场考察项目和会谈,几乎一场不空,有时还要加上早餐会和夜咖啡。项目遍及纽约市区,好在我们专注于出租公寓的收购和开发投资,才没有更多的人向我们推荐酒店、商铺、写字楼和高尔夫地产。否则,真会“吃不了兜着走”。

  但就公寓来说,我们已经感受到纽约房价的一路攀升。纽约房价不仅远高于我们今年初考察时,而且是连续20多个月的攀升,房价上涨已经创美国金融危机的2008年以来新高。美国统计数据最全的房产中介公司Zillow指数显示,2013年12月,纽约房价套价为50.7万美元,为全美平均水平(16.9万美元)的3倍。

  在酒店大堂、餐厅店堂、办公室、咖啡馆,几乎每处都可以听到纽约房地产投资的故事,走在曼哈顿大街上时时也有同伴指认,一座座被来自世界各地资本收购的摩天大楼。在纽约,比“房地产无国界”感受更深的,是“资本无国界”。

  大纽约都会地区以其1800万人口,雄踞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首,同时纽约也是世界经济的三大“指挥中心”之一(与伦敦、东京并称)。纽约市还控制着世界40%的金融交易,除作为世界金融、商业之都以外,纽约市也是美国主要的房地产、教育、研究、媒体、文化、时尚、娱乐和艺术中心。纽约市拥有一些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具价值的房地产。

  美国的外国房地产投资者协会(http://www.afire.org/)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纽约市当选为对来自美国以外的房地产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投资收益性安全性普遍缺乏保障的条件下,各国资本竞相流向纽约房地产市场。

  在这场资本的竞逐中,中国的资本没有缺席。在纽约项目的考察时,我们有意留心了潘石屹、张欣与巴西财团合作,以7亿美元购买40%股权的纽约通用汽车大楼;复星国际以总价格7.25亿美元买下位于曼哈顿的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大厦;万科和RFR共同持有和控制,汉斯合作开发的列克星敦大道610号高级公寓和商铺项目;绿地集团与美国森林城公司(Forest City Ratner Companies)共同收购开发后者持有的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项目;鑫苑置业的美国公司在布鲁克林区威廉斯堡开发的住宅项目;万通集团整租新世贸大厦楼层,打造的“中国中心”。

  受惠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外汇政策的逐步宽松,中国资本在纽约这个世界房地产市场顶尖营盘初展身手,无论盈亏得失,都会成为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宝贵经验。

  与我们这些以房地产投资为主业的新“纽约客”相似,如今在纽约工作的中国白领们聚会时,“看房”、“买房”、“投资”也成为餐桌上的热议话题。

  其中不乏这样的故事:某君2010年用68万美元买得曼哈顿一室户公寓一套,今年以110万元售出,本金几乎翻番。

  但是,接下来他就纠结了,曼哈顿岛上已经没有便宜的房子了,要买稍便宜的房子就得远离曼哈顿,而且纽约房租比房价涨得慢,房租房价比只有3%,不但比不上国债收益,而且贷款利息还有上涨的可能。

  餐桌上讨论的结论,常常是“如果你前两年在纽约没有买房,那么这一波机会已经过去了”。餐桌上的感慨是,纽约房地产业的“散户时代”正在过去,“机构时代”已经来临。纽约房地产市场的中国投资者正在从个人购房向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商转变。

  作者简介

  张民耕:中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会长、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董事长、创始人,北京银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据百度百科)

本文为CGG走出去智库版权所有,未经过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cggthinktank.com

关于我们

    "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CGGT是一个"走出去"在线实务智囊团,由走出去智库主办;
  • 秉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好"朴素价值观;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战略、金融、财务、税务、法律、品牌管理的实务研讨平台。

发起机构

其他文章

发送私信咨询

向专家Kaldkfjalskjdf咨询